2022年11月4日下午,我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点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博士生工作坊第二期博士论坛。本期论坛邀请了2位博士研究生同学做报告。工作坊开设线上专场,并邀请到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志教授对两位博士生的报告进行点评。论坛由林文鹏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代表、我院众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2020级博士生徐丹首先开展了题为《中国城市群大气PM2.5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估》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为了改善我国空气质量形势,实现“减污降碳”目标,亟须对我国PM2.5污染与人群暴露进行宏观把控,对健康效益和经济损失进行合理评估。徐丹同学具体研究分析了我国7大城市群长时间序列的PM2.5污染、人口密度变化以及人群暴露风险情况,并提供了2001—2020年高空间分辨率的PM,暴露风险评价结果,能够为相关部门防控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中,我院学子围绕“大气污染协同控制”、“PM2.5空间数据来源”、“数据分辨率尺度”等问题与徐丹同学开展讨论。曹文志教授对该报告给予很高的评价,指出该报告切入角度新颖、分析细致,并为后续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接着2020级博士生孟祥春开展了题为《中国近海海表面温度的长期趋势及机制分析》的报告。该报告指出,目前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海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可以反映由热通量变化引起的海洋洋流系统演变及气候变迁,于是孟祥春由此展开研究。具体从平流热输送、垂直卷夹过程两个方面来综合探究研究区1871-2010年海表温度的变化趋势的影响机制,并做出了定量评估。
在报告后的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海表面温度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等问题与孟祥春同学探讨交流。曹文志教授针对报告内容,对于标题拟定、数据精度、成果解读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为日后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本次的博士生论坛给予了我院学子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通过分享讨论完善研究内容。曹文志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基础给予汇报同学指导,同时参加本次论坛的同学也积极思考交流,进一步开阔了学术视野。(供稿:院办)
徐丹,太阳娱8722app2020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林文鹏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与环境遥感。已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2篇。细颗粒物(PM2.5)污染是近年来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长期暴露将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城市群是大气环境问题高度集中、激化的敏感区域,掌握其PM2.5污染与人群暴露风险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高空间分辨率PM2.5、人口数据集与相对暴露风险模型,评估了近20年长三角城市群PM2.5污染与暴露风险演变趋势,并探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的进展与应用。
孟祥春,太阳娱8722app2020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康建成教授,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响应。已发表英文论文1篇。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的地理位置特殊,对中国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厘清该区域海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机制对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SODA数据集分析了1871-2010年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的海表温度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异,并探讨了其升/降温机制。
点评专家:曹文志,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省直单位2021年第一批省级高层次A类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河流和湿地生物地球化学以及陆海相互作用、城市生态安全、流域生态过程、GIS应用等方面。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等科研项目50余项,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与发展项目和环保部公益项目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编写专著4部。获得国家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福建省政府社科优秀奖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各1项。2017年被聘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环境质量保障专家,2022年被聘为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专家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