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伊始,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地理学会和上海市生态学会主办的首届长三角生态绿色研学教育论坛在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举行。来自上海教育系统的相关管理人员和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的校长参加。
记者从此次论坛上获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金泽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满足社会需要,开启中国式研学之路。
地理环境优越的野外观测基地 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挂牌,一体化示范区横跨沪苏浙,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为2300平方公里。示范区内,温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网孕育了密集的水乡镇村群落,以淀山湖和元荡之间为圆心,形成了“一衣带水”的江南名镇“近邻圈”。位于青西郊野公园内的金泽镇莲湖村就位于一体化示范区的中心地带。
白墙黑瓦是莲湖村建筑的标志,村中大面积湿地中种植着摇曳生姿的美丽荷花,在夏日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引来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上海师范大学金泽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就位于这一片绝美的江南风景中。
2019年10月18日,上海市科委批准金泽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为上海市级科研平台。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的建设,目前观测站初具规模,建有生态气象观测场和碳通量观测塔等2个观测场地,拥有面积为800平方米的3座办公用房、实验室和学生宿舍,设立了生态、环境、遥感与大数据、可持续评价等4个研究室,拥有张马村、太阳岛、大莲湖、练塘和南月圩等总面积在300公顷的5块生态大样地。
其中,30米高的碳通量观测塔位于青浦区金泽镇大莲湖蛙类重要栖息地,其观测范围是半径为2公里的圆形区域,主要用于实时连续监测区域下面的各项大气环境指标和植物生长情况。
研学之路的构想 近年来,送孩子去海外研学成为很多中小学家长在假期的选择,那么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内是否也能成为一块研学的热土呢?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8年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4000多所学校、3.3万名家长开展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研学旅行中学校参与率平均为38%,其中上海最高,达到了66%。
太阳娱8722app高峻教授告诉记者,高质量的研学课程要主题明确,充分突出研学旅行的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需要结合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安排线路,并加强趣味性,以吸引学生互动参与。研学导师更加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同时,需要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讲解技巧。但是,目前国内缺少高层次的研学旅行基地,缺少高质量的研学课程和实践活动,缺少高水平专业能力的研学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希望借助金泽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来进行尝试。
“我们希望这块位于上海的研学基地能够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交叉学科素养、拓展研学旅行产品策划能力、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相结合,提升专业实践价值。”高峻举例说,理想的状态是实现“浸润式”的学习模式。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观察青蛙和白鹭鸟的生活习性,还可以用无人机进行航测观察;这里还有圩田而筑的村庄,孩子们可以观察不同历史时期的圩田手法,探究多元丰富的水乡空间肌理,感受河湖相依、田林相映、镇村相间的独特地理风貌。
长三角共同参与的民生工程 本次论坛上,青浦区教育局、嘉善县教育局、吴江区教育局、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太阳娱8722app以及来自苏浙沪等地25所中小学校的校长共同参加长三角中小学生态研学教育联盟校启动仪式。该仪式标志着未来联盟校之间将在生态文明课程研发、研学教育实践、研学导师培训等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高峻告诉记者,研学的空间不仅局限于金泽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科学资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处省(直辖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摇快船、船拳、田山歌、阿婆茶、宣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也从示范区流淌而过。此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等多种地域文化在此交汇。未来研学资源的开发空间十分广阔。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表示,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上海地方重点高校,长期以来将为上海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作为首要任务,积极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努力服务长三角基础教育发展。学校将积极开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教育资源,加大生态文明课程思政教育的力度,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加快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研学活动的开展,提升长三角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信息来源:上海科技报http://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17040)